到了上班的時間卻發現員工還沒來,該不會是突然離職?現今職場上,員工無預警離職的情形並不少見,不僅造成臨時出現人力空缺、影響經營,雇主也可能會面臨金錢或信譽上的損失。雇主該如何自保?讓專業律師來解析!
員工無預警離職違法嗎?先了解離職預告期!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5條、第16條第1項規定,不論勞工簽訂的是定期契約還是不定期契約,離職前皆需提前告知雇主。
至於「離職預告期」是多久?對於簽訂「定期契約」的勞工來說,由於存在與公司的合約關係,若合約期限超過3年,則在3年內不得隨意解約、離職;只有在合約滿3年後,勞工才有權提出離職,但仍需遵循《勞基法》規定,至少得在離職前30天提出預告。
若屬於「不定期契約」的員工,根據年資不同,預告期也不同:
- 年資3個月內:無須預告,告知當天即可離職。
- 年資3個月以上、未滿1年:10天前預告。
- 年資1年以上、未滿3年:20天前預告。
- 年資3年以上:30天前預告。
另外,雇主要特別留意離職預告期的相關規定。根據勞動部的函釋,預告期間包括週末假日、國定假日、特休等都應該計算在內,這意味著不論是10天、20天還是30天的預告期,都應包含這些假日。
且按《民法》第488條規定,「僱傭未定期限,亦不能依勞務之性質或目的定其期限者,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」。因此,當員工向雇主發出離職通知,不論是口頭告知,或透過電話、簡訊、E-mail、Line等,一旦表明離職意願,離職即刻生效,而且不需要獲得雇主的同意;只要符合《勞基法》所規定的「離職預告期」,這樣的通知都具有法律效力。
員工無預警離職怎麼辦?竟然不能扣薪!
不過,當員工無預警離職、且未依照《勞基法》規定的預告天數提前通知雇主時,《勞基法》實際上並未對員工設有罰則,雇主也不能隨意扣薪水,不然就會違反《勞基法》第22條及第26條規定。
若不幸需面對這種無理的員工,雇主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:
員工無預警離職解方一:盡力溝通
若能聯繫到員工,雙方應該嘗試通過協商和調解,以尋求共識和解決方案。
員工無預警離職解方二:根據虧損請求損害賠償
如果員工未經預告而離職導致公司遭受損失,雇主可提出由於該員工的哪些具體行為而造成虧損,有憑有據就可依《民法》第184條向勞工請求損害賠償。(延伸閱讀:員工賠償比例怎麼算?律師提點3個雇主注意事項,避免求償無門!)
員工無預警離職解方三:簽訂具特別約定之勞動契約
如果雙方簽訂之勞動契約有特別約定事項,比如「未依法定離職預告天數離職需支付相應的賠償金」等,雇主便可根據勞動契約向員工求償違約金。
員工無預警離職解方四:涉及營業秘密即可要求賠償
如果員工在無預警離職的同時攜帶公司機密資料,雇主則可以依據《營業秘密法》第12條要求賠償,並可根據《刑法》第317條(洩漏工商秘密罪)和第342條(背信罪)對員工提起刑事訴訟。
面對員工離職問題眉角可不少!相關問題專家來解析
Q1:員工提離職,雇主可以拒絕、更改離職日嗎?
根據《民法》第94條:「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,其意思表示,以相對人了解時,發生效力。」所以只要員工提出離職,無論是口頭或書面預告,在法律上就已經成立,雇主無法拒絕,只能同意。若是雇主因人力不足希望調整員工的離職日,就必須透過協商溝通。
Q2:員工離職未完成交接,雇主可以扣薪嗎?
當員工無預警離職且沒有完成工作交接時,雇主只能針對其造成損失的部分向員工求償;如果雇主擅自扣薪,等於是違反了《勞基法》第22條及第26條,「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」且「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」的規定,恐被裁罰新臺幣2萬至100萬元。
若想避免這種狀況發生,建議作法是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契約時,就先約定有關違約金或賠償金的相關規定。
Q3:員工惡意曠工後失蹤,這樣算自請離職嗎?
當員工在約定的工作日沒有出勤且未事先請假,這種情況就構成「曠工」。對於連續多日曠工的員工,雇主應先嘗試聯繫其緊急聯絡人,或者前往員工的住所進行探訪,以了解曠工背後是否有合理的理由。
如果員工真的失聯,根據《勞基法》第12條第1項第6款規定,當勞工「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3日」或「1個月內曠工達6日」時,雇主即可合法終止勞動契約;不過,如果曠工的天數沒有達到法律規定,則不能將其視為自請離職,並且在員工主動回到工作崗位後,雇主仍需支付其應得的薪水,不可以單方面逕行解雇。
延伸閱讀:合法解雇前提條件有哪些?律師逐條分析,帶您檢視解雇合法性
員工無預警離職求償有解方!諮詢專業律師為上策
為了避免因為員工無預警離職而造成公司虧損,建議企業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契約時,應該明確約定違約金或賠償金的條款,如在契約中可以規定:員工未按照法定預告期離職、未交接離職、離職帶走公司機密等事項的違約金或賠償金,以及如何計算賠償金額等,藉由預先界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,從而避免未來的勞資爭議。
若您正面臨員工無預警離職的問題,也建議諮詢專業律師,律師的介入對於制定有力的法律策略至關重要,無論是要走民事求償或刑事告訴,都能為公司爭取到最佳利益與解法。
除此之外,建議雇主在設計勞動契約及制定公司政策時,應提前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。律師不僅能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,確保契約條款符合相關法律規定,還能幫助雇主了解其法律責任和權利。在確保勞動契約合法性、公正性的同時,律師也能協助雇主在勞資關係上,建立穩定且有效的溝通和應對機制。
推薦閱讀:
試用期不適任通知合法嗎?6個不適任資遣常見錯誤要注意!
資遣費是什麼?要怎麼樣才能請求資遣費?老闆可以不給我嗎?